1995年,沈阳市,一位看似普通的91岁的老太太高崇德临终前留下了震惊家人的遗言:“我就是国民党和日本人一直在找的军火大盗。”这句遗言着实让人困惑,她究竟是什么人?一个普通的农家女怎么会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军火大盗”呢?注定不凡高崇德,1904年出生于在辽宁,家里普通,务农为生。她的童年并不幸福,父亲早逝,家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和她稚嫩的肩膀上。贫穷的生活环境逼迫着高崇德从小就必须学会独立和坚强。她的母亲常常带着她在田间地头劳作,她的双手早已被粗糙的农活磨出了茧子。在那个年代,东北地区的生活并不安宁。日本和俄国在这里争夺地盘,战火连天,民不聊生。尽管生活困苦,高崇德却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刚烈和勇敢。她常常跟着村里的男孩们一起玩耍,攀爬树木、涉水过河,毫不示弱。她的母亲常常叹息,认为女孩子应该学些女红,将来好嫁个好人家,可高崇德的心中却埋藏着更大的梦想。一次偶然的机会,高崇德知道了花木兰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她,令她激动不已。那好像是冥冥之中的一个指引,她知道了切实的梦想,保家卫国。于是,每天劳动之余,她就偷偷地练习射击和格斗,用自己简陋的弓箭和棍棒模拟战斗场景。日子一天天过去,高崇德的射击技术竟然出乎意料地好。有一次,她和村里的孩子们比赛射箭,她轻松地击中了最远处的一片树叶,令大家惊叹不已。她的母亲无可奈何,却也不得不承认女儿的确有过人的天赋。只是生活的磨难还在继续,由于家庭贫困,高崇德不得不辍学,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她在农田里挥汗如雨,在家中料理一切家务,还要照顾年迈的母亲。时光荏苒,高崇德已经出落成一个英姿飒爽的少女。她不仅长相清秀,而且身手矫健,村里的年轻人对她敬佩不已。她的刚烈性格和过人本领很快引起了附近一些民兵队伍的注意。他们开始主动接触高崇德,邀请她参加一些简单的训练和任务。就在这时,东北的形势愈发紧张,日本的侵略步步逼近。高崇德意识到,她该开始行动了。缘起军营,结识吕正操高崇德的人生在1937年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年,她遇到了她的生命伴侣——东北军团长吕正操。那年春天,东北军在高崇德的家乡附近驻扎,进行一系列军事演习。每天,村民们都会围在训练场外观看,讨论着那些英姿飒爽的士兵和他们精湛的技艺。高崇德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她也常常站在人群中,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训练场上发生的一切。在一次例行的射击训练中,高崇德被士兵们娴熟的枪法深深吸引。她看得入神,甚至忘了时间。这一幕正好被吕正操看到,他注意到了这个特别的女孩。她那专注的眼神和坚定的神情与普通的村民截然不同。出于好奇,吕正操走上前去,与高崇德攀谈起来。“姑娘,你对这些训练感兴趣吗?”吕正操问道。高崇德毫不犹豫地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是的,我从小就喜欢这些。我也会射击。”吕正操被她的直率和自信所吸引,决定测试一下她的本领。于是,他递给她一支步枪,指着远处的一个靶子:“试试这个。”高崇德接过枪,调整了一下呼吸,稳稳地瞄准靶心。只听“砰”的一声,子弹精准地击中了靶心。周围的士兵们纷纷发出惊叹声,而吕正操则露出了赞赏的笑容。“真是了不起的本领”吕正操说道,“你愿意加入我们的队伍吗?”就这样,高崇德成了东北军的一员,她不仅在军营中展示了自己卓越的射击技巧,还学习了更多的军事知识和战术。网络图片在吕正操的指导下,她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两人在并肩作战中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们决定结为夫妻,婚礼虽然简朴,但充满了战友们的祝福和喜悦。婚后,高崇德继续在军营中生活和训练。她的身份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女改变了,但她并没有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相反,她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希望能在战场上为国效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高崇德的机会来了。人民军队需要大量的武器和弹药,但供应线经常被敌人切断,物资严重短缺。高崇德主动请缨,开始了她的军火运送任务。她通过各种关系,秘密联系了一些愿意冒险支持抗战的商人,从他们手中购得武器弹药。然后,聪慧的她想尽办法,将这些军火分批次地运送到前线。每一次任务都充满了危险,但高崇德从未退缩,她知道,每一批运送到前线的军火,都会为战士们增添胜利的希望。她还让吕正操给自己安排了个职务,丈夫思想先进,同意了。她开始用各种理由将国民党军火库中的武器运送出来,一批接着一批,直到数量大的对不上。九死一生高崇德在前线运送军火的英勇事迹不久便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他们知道了存在一个“军火大盗”。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暗中监视,他们最终确定了高崇德是军火失窃的主要嫌疑人。为了抓住她,国民党特务策划了一次精心设计的围捕行动。一天夜里,高崇德正在秘密准备下一批军火的运送任务。突然,营地四周响起了急促的枪声和嘈杂的脚步声。来了!高崇德立即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可能暴露了,她迅速指挥身边的几名战士准备突围。“大家保持冷静,跟我走!”高崇德冷静地说道。她带领战士们穿过一条条狭窄的巷道,试图避开敌人的追击。然而,敌人的包围圈逐渐收紧,他们无处可逃。在一处巷道的拐角处,他们与敌人迎头相遇,激烈的交火随即展开。高崇德在战斗中表现得异常英勇,她用手中的枪精准地击退了数名敌人。然而,寡不敌众,最终她不幸被子弹击中,倒在血泊中。战士们拼死保护她,终于在援军赶到前突围成功,将重伤的高崇德救出。高崇德被紧急送往后方的秘密医疗点,由于伤势严重,医生们决定立即为她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高崇德坚强地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手术后,高崇德陷入了昏迷,为了避免被敌人追踪到,她被迅速转移到陕北的一个秘密地点进行疗养。在那里,她隐姓埋名,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康复期。陕北的冬天寒冷刺骨,但高崇德的内心却燃烧着不屈的斗志。她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康复期间,高崇德得到了高度关注,许多领导人前来探望她,对她的英勇事迹表示赞赏和敬佩。他们亲自嘱咐医护人员,一定要全力救治这位为抗战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女英雄。高崇德的伤情逐渐好转,但她依然保持低调,从未向外界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来,高崇德的身体逐渐康复。党中央决定让她留在后方,从事一些组织和协调工作。她接受了这个安排,继续默默无闻地为抗战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她深知,自己的伤势并未完全痊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在前线拼杀,但她依然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抗战事业做出贡献。在陕北的岁月里,高崇德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她内心充实。安度晚年解放后,高崇德的人生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经历了战火与硝烟的洗礼,她终于可以放下枪械,过上平静的生活。然而,这位曾经的军火大盗、战斗英雄,并没有因为战斗的结束而停止为国家和人民奉献。1950年,高崇德的旧伤复发,党中央考虑到她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决定让她回到老家安度晚年。她被安排在辽宁省干休所,这里环境优美,生活设施齐全,是许多老革命战士养老的地方。住进干休所后,高崇德的生活逐渐恢复平静。她每天早晨都会早起,在院子里做些简单的体操,然后去食堂与其他老同志一起吃早餐。饭后,她喜欢在院子里散步,晒晒太阳,回忆那些峥嵘岁月。高崇德从不炫耀自己的过去。她的房间简单而整洁,墙上没有任何关于她英雄事迹的照片或奖章。她总是谦虚地说:“那些已经过去了,现在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高崇德的晚年生活虽然平静,但她并不孤单。干休所里的老同志们都视她为亲人,时常来探望她,与她聊天。时间飞逝,高崇德的身体逐渐衰老,行动也变得不再灵活。1995年,高崇德的身体状况开始急剧恶化,她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她的亲人和朋友们纷纷赶来探望她,大家围在她的床前,握着她的手,眼中满是泪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高崇德突然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就是……国民党和日本人一直在找的……军火大盗……”说完这句话,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遗言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家这才明白,这位老人,竟然有着如此辉煌和传奇的一生。信息来源:百科 高崇德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